行业资讯

铺设筒瓦时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

文字: [大] [中] [小] 2025-06-05 13:48:06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

    铺设筒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涉及施工工艺、瓦片固定、防水处理等多个环节,以下是常见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:

    一、瓦片松动或脱落

    问题原因

    粘结不牢:砂浆或粘结剂配比不当、涂抹不均匀,或基层表面不平整、有灰尘。

    固定方式不足:仅依赖粘结剂,未使用挂瓦条或钉子固定,大风天气易脱落。

    基层变形:屋面结构沉降或温差导致基层开裂,带动瓦片松动。

    解决办法

    规范粘结工艺:

    基层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,使用符合标准的水泥砂浆(或专用粘结剂),配比为水泥:砂=1:2.5,可添加适量防水剂增强粘结力。

    涂抹时确保瓦片背面和基层均满涂砂浆,厚度约5~10mm,避免空鼓。

    加强机械固定:

    铺设前安装挂瓦条(间距根据筒瓦规格调整,一般为250~300mm),用铜钉或不锈钢钉将瓦片固定在挂瓦条上,每片瓦至少固定2处。

    屋脊、檐口等易受风荷载区域,可增加钉子密度或使用钢丝绑扎。

    基层预处理:

    施工前检查屋面平整度(误差≤5mm),如有裂缝或凹凸不平,先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;重要工程可铺设防水卷材或涂膜层作为缓冲。

    二、屋面渗漏

    问题原因

    搭接不当:筒瓦上下搭接长度不足(标准≥100mm),或左右拼缝未对齐,雨水从缝隙渗入。

    防水层缺失或破损:未做防水层或防水层施工不规范(如搭接宽度不足、存在气泡),导致雨水穿透基层。

    排水沟堵塞:屋面坡度不足(建议≥25°),或檐口、天沟设计不合理,雨水滞留后倒灌。

    解决办法

    严格控制搭接尺寸:

    筒瓦铺设时,上下瓦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,左右两片瓦需错缝排列(错缝≥1/3瓦长),确保拼缝严密。

    檐口***排瓦片可适当外挑50~80mm,并在檐口处增设防水附加层(如高分子防水卷材)。

    完善防水体系:

    基层施工时,先铺设一道防水卷材(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),搭接宽度≥100mm,并用密封胶封边;重要区域可做“一布两涂”防水涂膜。

    屋脊、斜脊、天沟等节点部位,需用专用防水密封材料(如聚氨酯密封胶)填充,并覆盖金属泛水板。

    优化排水设计:

    屋面坡度控制在25°~45°,确保雨水快速排出;天沟宽度≥300mm,深度≥200mm,定期清理杂物防止堵塞。

    三、瓦片破损或裂缝

    问题原因

    搬运或施工不当:瓦片搬运时碰撞、抛掷,或铺设时脚踩瓦片导致开裂。

    材料质量问题:筒瓦本身存在砂眼、裂纹等缺陷,或抗冻融性能不足,长期使用后开裂。

    热胀冷缩应力:不同季节温差大,瓦片与基层伸缩不一致,导致应力集中开裂。

    解决办法

    规范施工操作:

    瓦片搬运时轻拿轻放,采用竹制或橡胶夹具,严禁直接抛掷;铺设时站在挂瓦条或脚手板上,避免直接踩踏瓦片。

    发现破损瓦片及时更换,不得勉强使用。

    严把材料验收关:

    进场前检查瓦片外观(无裂缝、缺角、砂眼),抽样进行吸水率(≤8%)和抗冻性(经15次冻融循环无破损)测试,不合格产品退场。

    预留伸缩缝:

    大面积屋面可设置伸缩缝(间距≤15m),缝宽20~30mm,用弹性密封材料(如硅酮耐候胶)填充,缓解热胀冷缩应力。

    四、瓦片排列不整齐或色差明显

    问题原因

    施工放样误差:未提前弹线放样,瓦片铺设时未对齐纵向或横向控制线。

    瓦片尺寸偏差:不同批次瓦片规格不一致,或弧形误差较大,导致排列不整齐。

    色差控制不当:原材料配比差异、烧制工艺不稳定,或混批使用不同批次瓦片。

    解决办法

    精细化放样:

    施工前在屋面弹出纵向(屋脊至檐口)和横向(每排瓦片)控制线,每10排瓦片复核一次垂直度和平整度。

    从檐口开始自下而上铺设,先固定檐口***排瓦片作为基准,确保整体平整对齐。

    分选瓦片批次:

    同一屋面使用同一批次瓦片,进场后按尺寸、颜色分类堆放;对弧形偏差较大的瓦片,可手工打磨边缘调整。

    预排版试铺:

    正式铺设前,在地面进行预排版,调整瓦片排列顺序,确保颜色均匀、缝隙一致,对明显色差的瓦片单独区域使用或退换。

    五、屋脊或檐口节点处理不当

    问题原因

    屋脊瓦固定不牢:屋脊瓦与主瓦搭接不足,仅用砂浆粘结,未做钉子固定,易被风吹落。

    檐口泛水渗漏:檐口未做金属泛水板或泛水板搭接不足,雨水从檐口与瓦片交界处渗入。

    解决办法

    加强屋脊节点:

    屋脊瓦与主瓦搭接长度≥150mm,用铜钉或不锈钢钉固定(每侧至少2枚),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塞缝隙,表面做防水密封处理。

    可采用成品金属屋脊盖瓦,增强整体稳定性和防水性。

    优化檐口泛水:

    檐口处铺设金属泛水板(如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),泛水板上翻至瓦片下≥100mm,下延至檐沟≥150mm,搭接处用密封胶封严。

    六、施工安全问题

    问题原因

    高空作业防护不足:屋面坡度大,未设置安全绳、脚手板或临边防护栏杆,易发生坠落事故。

    工具材料坠落:施工工具(如锤子、钉子)未妥善放置,或瓦片堆放过高,存在高空坠物风险。

    解决办法

    强化安全措施:

    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带,安全带固定在屋面结构主体上;铺设脚手板作为操作平台,脚手板两端固定牢固。

    屋面周边设置防护栏杆(高度≥1.2m),并张挂安***。

    规范物料管理:

    瓦片分批搬运至屋面,堆放高度≤1m,且远离屋面边缘;工具放入工具袋,严禁随手放置在瓦片上。

    总结

    铺设筒瓦需从材料验收、施工工艺、节点处理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把控,关键环节包括基层防水处理、瓦片固定方式、搭接尺寸控制和节点密封。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,过程中严格检查验收,可有效减少后期渗漏、松动等隐患,确保屋面工程质量。
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13222800778
官方微信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