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琉璃瓦作为建筑装饰与防水的关键建材,其质量直接影响屋面的耐久性、安全性和美观度。厂家在出货前需通过多维度检查,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,具体检查内容如下:
一、外观质量检查:确保视觉与结构完整性
表面平整度与形态
目测或用2米靠尺检测瓦片表面,不允许有明显凹凸、翘曲或扭曲(偏差需≤3mm/m),避免安装后屋面不平整、积水渗漏。
边缘需整齐,缺棱掉角的尺寸严格限制:长度≤5mm、深度≤3mm(超出则影响搭接密封性),且每片瓦缺角数量不超过1处。
釉面与色泽
釉面需光滑无缺陷:无气泡(直径>2mm的气泡不允许存在)、砂眼(深度>1mm的砂眼视为不合格)、针孔(每100cm²面积内针孔数≤3个),防止雨水渗入坯体导致风化。
颜色均匀一致:同一批次产品色差需控制在肉眼难以分辨的范围内(可通过标准色卡比对),避免屋面铺装后出现“花斑”。
裂纹与损伤
严禁存在贯穿性裂纹(从正面延伸至背面的裂纹),表面非贯穿性裂纹长度≤10mm、宽度≤0.2mm(超过则影响结构强度)。
瓦片背面(与屋面接触的一面)若有残留杂质(如窑渣、凸起),需打磨平整,防止安装时受力不均导致断裂。
二、尺寸精度检查:保障安装适配性
关键尺寸偏差
用卡尺、卷尺逐批抽样测量:长度、宽度偏差需≤±3mm,厚度偏差≤±2mm(如标称300mm×200mm的瓦片,实际尺寸需在297-303mm×197-203mm范围内)。
异形瓦(如脊瓦、沟瓦)的搭接部分尺寸(如搭接长度、角度)需与设计图纸一致,偏差≤2mm,确保与平面瓦严丝合缝,防止漏水。
形状一致性
同批次瓦片的弧度、角度(如拱形瓦的曲率半径)需统一,偏差≤1°,避免安装时出现缝隙或挤压破损。
三、物理性能检测:验证结构与耐用性
抗折强度测试
抽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:承载能力需符合标准(如黏土琉璃瓦抗折强度≥1200N,水泥基琉璃瓦≥1500N),确保屋面承重(如积雪、人员检修)时不会断裂。
吸水率控制
经24小时沸煮后,吸水率需≤10%(烧结瓦)或≤18%(水泥瓦):吸水率过高会导致瓦片吸水膨胀、冬季冻融开裂,或夏季暴晒后收缩产生裂纹。
抗冻性与耐候性
寒冷地区产品需通过冻融循环测试:在-20℃至20℃区间经历50次循环后,无裂纹、剥落,质量损失率≤5%,确保低温环境下不损坏。
高温地区需测试耐急冷急热性:从150℃水中取出后立即放入20℃水中,重复3次无裂纹,抵御昼夜温差导致的应力变化。
四、安装适配性检查:模拟实际使用场景
搭接与咬合测试
随机抽取10片瓦进行模拟铺装,检查相邻瓦片的搭接深度(需≥30mm)、咬合是否紧密,确保雨水能顺流排出,无倒灌风险。
脊瓦与坡面瓦的衔接部位需贴合,缝隙≤1mm,必要时测试防水性能(喷淋30分钟无渗漏)。
固定孔质量
带固定孔的瓦片(如用于大风地区)需检查孔位***度(偏差≤2mm)、孔壁完整性(无裂纹),确保安装时钉子/螺丝能牢固固定,防止风揭脱落。
五、批次一致性与标识检查
批次稳定性
同一订单的产品需来自同一窑次或生产批次,避免因原料、烧制温度差异导致性能不一致(如部分瓦片抗冻性不达标)。
标识与包装
每批产品需附带质量合格证,标注型号、规格、生产日期、执行标准;包装需牢固(如托盘+缠绕膜),避免运输过程中碰撞破损,且包装上注明“向上”“轻放”等标识。
- 上一篇: 现代筒瓦主要的使用场景有哪些?
- 下一篇: 石板瓦运输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